如何有效推进中高职一体化******
如何有效推进中高职一体化
——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对拥有高素质、复合型、能适应数字技术的人才需求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为此,笔者所在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工程造价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开展浙江省工程造价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研究与实践,探索省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新格局。
聚焦“适需+变革”,在焦点与难点上下功夫
首先,瞄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焦点。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能有效协调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发挥中职教育基础性作用,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形成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内容,传授符合经济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快速迁移等核心素养,服务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
其次,破解中高职一体化难点堵点。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在浙江省已探索实践多年,但尚存在质量不高、效率较低、机制不畅等问题。为此,学校统筹全省工程造价领域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力量,以目标一致、协同发力取代不同主体、各自为政,破解协而不同之困;以行业指导、真实需求取代经验为主、闭门造车,破解定而不准之困;以标准引领、一体实施取代分层分段、衔接不畅,破解贯而不通之困;以一体设计、体系重构取代重复设置、效率低下,破解散而不全之困;以能力为本、综合评价取代分数至上、单一评价,破解偏而不全之困。
聚焦“转化+标准”,在能力与课程上下功夫
一是能力为本。遵循职业能力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螺旋式发展的成长规律,采用“工作领域—工作模块—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水平”的“五步”逐层推进分析法,实施工程造价职业能力分析,形成工程造价专业六大典型工作领域、13个工作模块、113个职业能力的能力结构。以能力体系为前提,将职业岗位向课程内涵过渡,分析职业能力在课程中的映射点,将职业对能力的要求映射至课程内容及要求,绘就能力课程转化导出图。
二是课程为重。贯通构建五年学制课程体系,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实践课程等。同时,紧紧抓住课程体系这一关键,统筹省域内开设工程造价专业中高职学校的教学现状,统筹中职学段、高职学段培养目标与过程,统一制定工程造价中高职一体贯通培养学制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标准为要。整合全省工程造价领域政校行企资源,组织技术力量,以高质量为导向,系统制定了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标准、师资标准、质量保障等一系列标准体系,涵盖专业人才培养全要求、全过程、全要素。
聚焦“成长+生态”,在育人与育才上下功夫
坚持学生为本,构建“144”育人体系。围绕学生一体化全面成长核心任务,实施定职业方向、定行动能力、定培养方案、定课程标准四大行动。彰显工程造价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一体性、实践性、连续性、进阶性四大特性。省域工程造价专业一体化系统育人功能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更加优化、组织运行更加高效、相互衔接更加通畅、特色成效更加鲜明。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五大育才新生态。坚持德技并修,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培养,构建合作育人新生态。坚持一体设计、衔接贯通、系统培养、螺旋递进、作用显著,构建课程改革新生态。组建教师发展成长共同体、构建教师同学共研好机制、实施互挂双聘多元交流好模式、实现校企融合校际融通好协同,形成中高职教师团队教研新生态。坚持统一标准、合作开发、创新形态、共享资源,打造教材资源新生态。以共建、共享、共赢、共发展为理念与路径,创新中高职院校一体化办学治理新生态。
聚焦“协同+共享”,在师资与保障上下功夫
赋能教师成长,组专业研学共同体。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体,中高职教师的成长是中高职一体化课改实施的有力保障。成立“浙江省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研学共同体”,开展专业教学、专业建设等交流;通过“走出去挂职,引进来培训”方式,中高职学校每年互派教师挂职交流;开展行业最新技术、行业动态、职业教学成果的介绍和共享。
融合实训基地,设教学资源共享池。在工程造价实训基地建设中,引入多元社会资源,实现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制定专业实训设备的建设标准,完善共建共享实训设备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方法,明确合作院校之间权利和义务;整合实训基地的资源,完善共建共享运行平台,成立共建共享实训设备管理办公室,负责实训设备日常管理、教学、维护等工作。
聚焦“执行+评价”,在成效与质量上下功夫
创新“三教”改革,塑造智慧魅力课堂。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工程造价专业强化深化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新教材以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遵循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以实际工程项目、真实典型任务、模块为载体,根据工程造价产业动态进行优化。组织教师联合企业专家编写区域特色教材,将岗位能力、工作标准、技术规范等融入课程。组织中高职一体化教研活动,全面“上好一堂混合式教学课程、学好一门MOOC、评好一门标准化课程、组好一门个性化课程”,打造“五活五化”智慧魅力课堂。
关注学生成长,精准全程数字画像。设计开发学生智慧成长社区线上系统,从入学、就学到就业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但学生的德育养成、专业学习、实习实践等常规性规范性教育教学数据会被实时录入系统,学生在校园内参加讲座学习、接受各类培训、参加志愿服务等个性化信息行为数据,也会被智慧成长社区系统记录,毕业时生成一份个性化成长档案,构建全面独特的“数字画像”。该系统通过一体化培养路径,实现向中职校延伸,全面跟踪中职生的“五育”表现,为过程评价和升学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必须因地制宜、按照专业特点、统筹省域学校与专业资源,方能有序高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各阶段、各类型、各层次学校教育的纵向融通,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作者:何辉,系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10日第7版
8部新片2月上映 后春节档淡季不淡******
梁朝伟两部影片“左右互搏”漫威时隔3年重回内地大银幕
8部新片2月上映 后春节档淡季不淡
2023年1月中国电影市场迎来漂亮的“开门红”——在春节档的加持下,1月最终票房破100亿,单月大盘历史上第五次突破百亿大关,是内地市场首次在2月以外达此成就。内地市场以历史最快速度冲破100亿,比2022年提早了整整10天。
后春节档票房走势如何?目前有8部新片定档2月,题材各异不乏看点,可以说虽是“淡季”,但电影并不“淡”。
《中国乒乓》能否“绝地反击”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今年火爆的春节档中的“另类”,影片原定大年初一上映,后改为大年初三,大年初五调整为小规模放映,最终于2月17日“绝地反击”。
影片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邓超、孙俪、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主演,取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乒男队低谷时期的故事。彼时瑞典队异军突起,技术打法赶超中国,铁腕少帅临危受命,组建起一支备受争议的男乒新军——负伤主力、失意老将、千度近视的削球手以及缺乏大赛经验的双子星。面对内外质疑,主教练携教练组坚持大刀阔斧改革,不被看好的“男乒新五虎”发挥各自优势,终于在1995年世乒赛上演了精彩的绝地反击,重新夺得斯韦思林杯。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豆瓣开分7分,不少看过的观众评价其热血、励志,但是档期的调整,显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期望影片的票房能够“绝地反击”。
两部港片佳作期待票房佳绩
《风再起时》和《毒舌律师》两部港片分别将于2月5日和2月24日上映。一部是郭富城和梁朝伟的双雄探长,一部则是黄子华出演的大律师。
《风再起时》由翁子光执导并编剧,由郭富城、梁朝伟、杜鹃领衔主演,许冠文、春夏特别出演。影片取材自20世纪中叶“四大探长”的故事,讲述张扬敢拼的磊乐(郭富城饰)与内敛善谋的南江(梁朝伟饰),在因缘际会下携手,破除旧规,立威造势,在磊乐太太蔡真(杜鹃饰)的斡旋下,成为“双雄探长”,叱咤三十年。
翁子光以自编自导《踏血寻梅》而在内地拥有众多粉丝,《风再起时》集结郭富城和梁朝伟两大影帝而备受期待。影片还代表中国香港地区竞逐今年的第95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有趣的是,梁朝伟、王一博等主演的《无名》正在热映,如今《风再起时》定档,2月影院,梁朝伟可谓“左右互搏”。
《毒舌律师》讲述的是黄子华饰演的律师林凉水,为维护深陷虐女冤案的单亲妈妈,向权贵发起捍卫法律尊严之战的故事。影片由江志强、何韵明监制,吴炜伦导演,黄子华、谢君豪、王丹妮、廖子妤、王敏德领衔主演,何启华、杨偲泳、栢天男主演,林保怡、谷德昭特别出演。
黄子华去年主演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叫好叫座,新作《毒舌律师》今年春节档在中国香港上映,荣登史上港产贺岁片开画票房第一。影片豆瓣评分8分,能否在内地上映时再创票房奇迹,令人期待。
漫威重回中国内地大银幕
时隔3年半,漫威重回中国内地大银幕。《黑豹2》将于2月7日在内地上映,《蚁人3》即《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定档2月17日中美同步上映。
《黑豹2》北美去年11月11日上映,内地定档2月7日,是自2019年6月底《蜘蛛侠:英雄远征》之后,时隔3年半上映的第一部漫威电影宇宙作品。电影讲述在“黑豹”特查拉国王不幸去世后,苏睿、奥克耶、拉玛达王太后、姆巴库为了保护瓦坎达而战。瓦坎达人努力迎接他们的新篇章,他们必须在娜吉雅和罗斯探员的帮助下团结起来,为瓦坎达王国开辟新道路。2020年,《黑豹》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去世,在《黑豹2》中,利蒂希娅·赖特扮演新一代黑豹。
《蚁人3》是漫威电影宇宙第五阶段的首部影片。在影片里,蚁人变大变小的量子科技得到了升级,保罗·路德、伊万杰琳·莉莉、迈克尔·道格拉斯、寇瑞·斯托尔、朱迪·格雷尔、迈克尔·佩纳、艾比·莱德·弗特森等主创将悉数回归。
《不能流泪的悲伤》讲述纯情爱恋
与往年“2·14”档期爱情片云集不同的是,今年2月14日,目前只有《不能流泪的悲伤》一部定档。影片由唐家辉执导,何蓝逗、蔡凡熙领衔主演,王耀庆、许光汉特别出演,左小青、柯淑勤友情出演,讲述了赵心卉(何蓝逗饰)和林汉聪(蔡凡熙饰)从青梅竹马到年少心动,最后携手成为命定恋人的故事。距离的隔阂、家庭的牵绊,让两人一次次走散。学长陈孝名(许光汉饰)的惊喜告白,男女主角“初恋即一生”的纯情爱恋,动人又治愈。
将于2月25日上映的《拨浪鼓咚咚响》讲述了一个痛失爱子的寻仇货郎和一个寻找父亲的孩子从不共戴天到形同父子的感人故事。这段寻父之旅使充满复仇心理的苟仁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也使寻找父亲的孩子毛豆找到了心灵归宿,二人相互救赎了彼此。
《印式英语》女性当自强
2月新片中还有一部印度“老片”——将于2月24日在内地上映的《印式英语》于2012年10月在印度上映,豆瓣8.2分,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印度电影。
电影讲述喜欢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妇莎希,因为终日把照顾家人生活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中心,和时代有些脱节。不懂英语的她在生活中还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嘲笑,和家人共同话题的减少让她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意外的机会,远在美国的亲人邀请莎希去帮他们料理结婚事宜。
为了促进和家人的沟通、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关注,莎希决定在纽约的四个星期报名参加英语培训班来克服自己的语言障碍。在这个培训班里,莎希也告别了以往沉寂如水的生活,结识了各式各样的朋友——为了学好英语这一共同的目的,大家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夜苦学英语的莎希由零基础到在婚礼宴会上大放光芒,用英语讲述的对新人的一席祝福不仅让众人刮目相看,更让她重新赢得了家人的爱和尊重。 文/本报记者肖扬
统筹/刘江华